经济观察报 杨阳/文 “正所谓:伏久者,飞必高。”2013年初,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公司年会上发表以“相信技术的力量”为主旨的主题演讲时,外界正流传着质疑百度移动互联网转型缓慢的声音。
一年后,这位一向以理性、务实著称的CEO超越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重新成为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富有的人。在艾瑞咨询分析师张希看来,百度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的快速扩张和在桌面搜索市场的优势地位,推动股价过去半年上涨了69%。虽然对2013年百度的成绩李彦宏从未在公开场合有过评价,但如今似乎一切都在预示一个事实:一年时间,李彦宏已经干脆爽利地打造出了一个狼性的百度。
进击的变革者
“我听说恐龙脚上踩到一个石头,几个小时以后他的脑子才能够反应过来,这样不管你长到多大,你都会灭绝。而我们不能做恐龙,我们要做一个强者。”这是2012年底李彦宏给全公司的内部邮件《改变,从你我开始》中的一段话。
面对汹涌的互联网移动化趋势,百度再一次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这一次,45岁的李彦宏又一次选择了成为新趋势的进击者。
不管是对91无线、糯米网、PPS等的并购大手笔,还是年初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百度世界推出轻应用……这一年的百度,快速的进击变革,节奏感十足的动作如诸葛连弩,让外界应接不暇,最终资本市场以股价不断创出新高,给李彦宏的变革投了信任票。
李彦宏并非没有取舍。面对移动大潮的汹涌澎湃以及外界对百度在移动端没有杀手级地位的评价,尽管新浪(82.64, 3.42, 4.32%)微博非常火热、搜狗出嫁甚嚣尘上,但百度最终仍然没有收入囊中。对李彦宏而言,百度的“进攻”并非一味蛮干,其核心战略是移动分发,抢占入口,要让移动端的生态更为健康繁荣。
一方面,百度收购或投资可稳固入口地位和渠道能力的业务,比如并购91无线。一方面,在移动端形成齐头并进的多个产品群,深耕移动搜索技术,比如App搜索、语音搜索、视频搜索、LBS搜索、轻应用等。
2013年底,百度一共有14款移动产品用户数过亿,“亿级俱乐部”成员不断在增加。其中,手机百度客户端用户突破4亿。与微信在腾讯(483.2, 14.00, 2.98%, 实时行情)的一枝独秀不同,百度不同形态的产品势均力敌,在移动端初步形成了移动搜索、应用分发、LBS和移动视频四大入口。
这一切,让人不禁想起年轻时的李彦宏,2001年百度全部的收入都来自给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33岁的李彦宏宁可背水一战:“不让百度做独立搜索引擎,那就别干了!”2005年,37岁的李彦宏甚至没听收购的谷歌(1118.4, 0.94, 0.08%)CEO施密特出价就直接拒绝,“我们上市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
“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处在变化最莫测的行业,技术的变革,资本的无情流动,消费者面对越发多元化选择时的不稳定,都让我们这家年轻的公司终日乾乾,如履薄冰。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身处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年代,我们仍然是一家心中有着远大理想的——小公司。”或许这封8年前的内部邮件正是李彦宏心中所想的真实写照。
永远重视年轻人
2013年12月3日,百度明星产品百度贴吧迎来了自己的“十岁生日”,一向很少出席公开活动的李彦宏以神秘贴吧吧友的身份意外“空降”,和数千吧友分享自己对贴吧的感情。
业界曾有人回忆过历史上李彦宏首次对外宣传贴吧的场景:“在北大读大一的时候,李彦宏去做过一次讲座,那时候的百度是一家明星企业,但也远没有后来如日中天。李当天穿条牛仔裤,一件简单的T恤,讲着讲着就坐到了教室第一排的桌子上。当时他在描述一款还不那么清晰的产品,像BBS又不是,有很多功能,却没有一个现成的词汇形容。后来过了很长时间我们才知道那是百度贴吧。我还记得的另一个细节是一位理科生提了一个技术问题,李花了大量的时间从技术上做了解答。我其实完全听不懂他们的对话,只知道双方都很认真,眼睛里闪着光。”
十年之后,当李彦宏回忆起曾经的岁月,也不禁感慨自己在做贴吧的时候正处在30多岁的事业黄金期,到今天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做出更好的产品、构建更好的互联网,“贴吧最好的时代还没有来临,我保证大家会更加喜欢未来的贴吧”。
2013年7月,李彦宏提拔了百度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李明远,刚刚好29岁,李明远此前为百度移动-云事业部总经理(执行总监级别),晋升之后仍然负责百度移动业务。实际上,正是李彦宏一直强调的管理机制,在百度历次变革中,发挥了强大的生命力,即“招最优秀的人,给最大的空间,看最后结果,让优秀的人脱颖而出”。“
我一直认为,作为管理者最需要去认真思考的是人,而如何让优秀的人脱颖而出,也是我最近一两年经常思考的问题。百度每年会有大量非常优秀、非常有潜力的毕业生被吸纳进来,如何让这些人被识别出来,给予他们最快速便捷的成长通道。”谈及用人机制,李彦宏如是说。
无论是百度最高奖、编程马拉松,在李彦宏看来,互联网行业是年轻人的行业。“我们关注年轻人,也希望他们获得展示才华的机会,成功脱颖而出。”2013年百度世界上,李彦宏首次推出了轻应用模式,把移动搜索海量的长尾需求分发给年轻的开发者们。百度有这个能力,从2010年到现在,短短3年时间里,百度的移动搜索流量迅猛增长,增幅超过了16倍,开发者在接入轻应用这个开放平台后,除了能获得大量分发和用户以外,还能借助百度的强大技术支撑,赢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李彦宏对年轻人的重视也同样在百度投资领域得到了体现。8月14日,李彦宏亲赴福州与网龙公司签署收购91无线的最终协议。对于创业者而言,10万元人民币起步的91手机助手,最终卖出19亿美元,无疑给中国互联网创业者梦想的高度打开了空间。未来大公司与创业者不再只是围剿与躲避,而是认可与共生共存。
2013年百度新的发展路径是:让收购回来的子公司独立发展上市——这一发展模式已经在“去哪儿(26.34, -1.02, -3.73%)”身上被证明成功,且即将于视频子公司爱奇艺身上成功再现。而如果不把眼光局限于2014年,或许我们会看到李彦宏的中间页战略对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会比今天所显现出来的更为巨大。
对话李彦宏
经济观察报:在百度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你觉得自己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李彦宏:百度的创业过程到今天为止已经快14年了,在这中间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几乎每年,甚至每隔几个月,我都有一种感觉,我真的做不下去了,如果这道坎儿迈不过去的话,百度就要死了,这样的挑战是我从未遇到过的。
经济观察报: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怎么办?
李彦宏:每当这时,面对各种问题,我都会告诫自己要back to the basic(回归原点)。相比美国公司有着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体系,在中国,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基本上都是创始人在做CEO。一个企业无论大小,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麻烦和困难,但只要感觉自己心中理想尚存,就会推动你去努力克服这些困难。其实,当你迈出了那一步,你会发现这件事情其实也没有你想象得这么难。整个过程中,你有超出旁人的付出,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因此就会产生成就感,从中获得的成长是十分宝贵的。
经济观察报:作为一名管理者,你觉得自己最经常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李彦宏:我一直认为,作为管理者最需要去认真思考的是人,而如何让优秀的人脱颖而出,也是我最近一两年经常思考的问题。百度每年会有大量非常优秀、非常有潜力的毕业生被吸纳进来,如何让这些人被识别出来,给予他们最快速便捷的成长通道,我在上面费尽了脑筋。
经济观察报:百度有哪些具体的人才培养机制?
李彦宏:设立百度最高奖就是这样一种激励机制,以100万美金奖励一个小于10人、不包括总监级别的小团队,而他们做出的项目必须足够重要且结果远超预期。还有百度每个季度都会举办编程马拉松,可以聚集上千名工程师,在24小时内不限方向、做自己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设计方案。我会去看他们做的项目展示,如果发现创意足够好,我会派相关人员跟进,让它们真正融入百度的产品、技术中,真正走向市场。作为一个近2万人的公司CEO,管理对我来说,它的本质不是一个人完成一个理想,而更多是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完成一个理想,每每想到这一点,我都会感到很幸福,而且充满了动力。
经济观察报:如果你写回忆录,你觉得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
李彦宏:如果要说人生最大的成就感,那就是创立了百度。我是做研发技术出身的,做百度的初衷是为了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直到现在,这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互联网,在搜索引擎,在百度出现之前,获取信息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一件事。过去,人和信息的距离是非常不平等的,边远山区的农民和大学教授获取信息的能力实在是相差太大了。但是有了互联网,所有人在信息面前,至少在百度搜索面前是完全平等的,我们看到的东西是相同的,且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马上看到。所以说这样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有意义。
经济观察报:百度今天的价值应该已经不单纯是获取信息这么简单了吧?
李彦宏:更让我自豪的一点是,百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一家单纯追求自身发展的公司,它的使命连接到了更广阔的范畴——社会的幸福和进步。在移动互联网的今天,我们将继续和广大用户、企业客户们一起,拥抱每一点变化、创新,坚持使命,不忘初衷,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经济观察报:如果你有机会重新来一遍,你会做出哪些不同的选择?
李彦宏:如果我有机会重新来过一遍,我可能当年不会在硅谷和华尔街之间选择后者。当时我对硅谷的认识还不够,看到一些跟我一样的技术人员每天工作非常辛苦,开的车也破,录取我的公司也不是很大。而华尔街对我来说有一种神秘感,到这些公司面试,大家很讲排场,豪车美食,各方面都非常讲究,我看他们每个人的工作,也不是很辛苦,最后给出来的工资还要比硅谷高10000多美元。但现在想来,这个选择是个错误,我只看到了表面的东西,而没有去分析我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作为技术人员,我真正在乎的是希望能依靠自己的技术改变世界,让自己做的事情能改变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让足够多的人受益,而很多发明,在华尔街是不会被理解的。